為什麼保持無知是一種難得的能力?

Last Updated on 12 10 月, 2024

這是一篇反思。

「博學多才」好像一直是個褒義詞?

我以前經常追求博學,會去學很多東西,但這種追求有時會讓我感到腦袋混沌,生命很短,追求全知全能是一種適得其反的心態。

想象一下,當我眼睛有空時,我閱讀文章、看視頻,眼睛沒空時,我聽播客,大量的時間五官都沈浸在各種信息里,覺得很好玩。日積月累下來,不混沌才怪。

為什麼有的人會追求全知全能?

想要知道一切的動機有很多:

  • 害怕錯過(FOMO): 一條短視頻只有10秒,長視頻和長文章的空間越來越小,這麼快速變化的世界里,大家都想緊跟潮流。為了不落後,拼命地獲取信息,期待可以保持和這個世界的相關性。
  • 知識的價值觀: 金錢至上的社會,把知識與權力和成功划上等號,知識付費倡導的快速消費也是基於這種目標。社會讓我們相信,「知識越多,機會也應該越多吧?」。很多人都是「社會達爾文主義」的受害者
  • 攀比心理: 社交媒體放大了他人的成就,因為他們侃侃而談,好像我只看到的事情的一面,為什麼他們可以從世界宏觀角度來分析這麼小的事情?久而久之,人就會感到必須與同齡人相匹敵或超越他們的知識水平。
 - 像素隊長
#image_title

這些動機看似合理,但也在透支我大量的注意力。

為什麼我現在認為保持一定程度的無知更好?

因為「知道一切」有害無益:

  • 認知過載: 腦容量有限,面對很大量信息量,我的決策變得困難。過多的知識不僅無法提升生產力,反而會讓我陷入無所適從的焦慮狀態。
  • 忽視實際應用: 學習是會上癮的,在我刷了一天的YouTube後,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,但是如果我沒有找到一個實際的事情把這些知識用起來,那麼我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就相當於浪費在瑣碎的細節上,而不是有意義的目標上。
  • 滿足感下降: 當吸收知識量的閾值不斷變高,不斷尋求更多知識會形成一種不滿足的循環。無論學到多少,總有更多東西等待探索,這讓人永遠感到不足,這和FOMO狀態形成一個死循環。

從生產力愛好者里舉個例子,很多人對尋找「最佳」筆記應用真的是情有獨鍾(我也是其中一個),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和比較各種應用,卻忽視了真正重要的筆記過程。

我幾乎下遍了所有的筆記類應用程序,反復在Notion, Obsidian, Bear, Apple Notes, SimpleNote, Craft之間橫跳,試驗各種功能,還查看用戶的很多評論,但最終,我的筆記依然雜亂無章,沒有被充分利用我的工作中。

本可以用來提升寫「筆記內容」技巧的時間,一直被浪費在尋找完美工具上。目標完全搞錯了。

如何擺脫「知道一切」的心態

知識很重要,但我想和知識保持一種更健康的關係,我正在嘗試以下策略:

  • 設定明確目標: 確定我真正需要瞭解的信息,專注於吸收那些可以直接幫助我達成目標的內容和知識,比如我要經營博客,那我就學寫作,學SEO。
  • 重質不重量: 儘管有了目標,但我仍不可能吸收所有和目標相關信息,而是尋找高質量的信息來源並限制攝入量,追蹤領域內3-5個高質量的作者,深度學習他們的方法。這種方法能夠促進深入理解,而不是膚淺的知識積累。如果這個作者不再滿足我的學習需求,我再尋找和切換到其他人身上。要警惕自媒體,很多自媒體作者都是為了流量胡說八道。
  • 接受不完美: 接受自己不可能知道一切,這才是人的常態。給自己一些自由,在行動中學習,而不是在完全掌握之前就停滯不前。這些年給我最大的啓發是Elon Musk的SpaceX,只要每次火箭發射能完成既定的目標,爆炸也無防,因為每次爆炸都是在突破。
  • 練習正念: 我開始嘗試一些促進正念的行為,比如冥想或寫日記(寫博客文章也算),現在除了工作學習以外,大部分時間我什麼都不聽也不看,盡可能的只用腦袋去思考和組織想法。這些練習可以幫助我更好地意識到自己的想法,慢慢的減少不斷尋求新信息的衝動。
 - 像素隊長
#image_title

生命真的很短,我想,「自我、價值」,才是更值得的尋找的答案吧?那麼就首先排除「知道一切」的干擾吧。



在哪裡買軟件?全網最低價買軟件商城:

我自己覺得好用的軟件和服務

免費電子書、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