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必须做笔记!”——这似乎已经成为现代知识工作者(所谓生产力“专家”)的一条金科玉律。
仿佛不做笔记就意味着放弃了学习和进步。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笔记焦虑症
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患上了”笔记焦虑症”。
- 看到一篇好文章,第一反应是存下来
- 听到一个新概念,立即打开笔记本记录
- 参加会议,不停地记录每一个细节
结果呢?存了一堆从未回看的文章,记了一大堆永远不会用到的笔记。我们把时间都花在了记录上,而不是真正的思考和行动上。
不做笔记的自由
停止做笔记。
这不是说完全放弃记录,而是改变了对待信息的方式:
- 专注于当下的理解,而不是未来的回顾
- 用行动替代记录
- 让大脑自然筛选重要信息
为什么不做笔记反而更好?
1. 更深入的理解
当你知道无法依赖笔记时,你会更认真地思考和消化信息。就像没有安全网的杂技演员,你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。
2. 更好的记忆
与普遍认知相反,不做笔记反而能强化记忆。因为你的大脑知道必须主动记住重要信息,而不是依赖外部工具。
3. 更高的效率
想想看:
- 不用花时间整理笔记
- 不用为笔记系统烦恼
- 不用在多个笔记软件之间纠结
你会发现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实践和创造。
但是,如何在不做笔记的情况下保持高效?
实践优先
与其记录如何做,不如直接去做。实践产生的记忆远比笔记更深刻。(如果实践错了,更深刻。人教人教不会,事教人一教就会)
建立联系
不要把新知识孤立存储,而是立即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。这种主动思考比被动记录更有价值。(卡片盒笔记法)
定期复盘
每天花10分钟回顾当天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。不是通过翻笔记,而是通过思考。
什么时候应该记笔记?
当然,也有确实需要记录的时候:
- 具体的操作步骤
- 重要的数据和参考资料
- 创意的火花
但这些都应该是简短的、有目的的记录,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收集。
推荐用Workflowy
调整你的目的
记笔记本身并不是目的,学习和成长才是。如果你发现自己花在记笔记上的时间超过了实践和思考的时间,也许是时候放下笔记本,开始真正的行动了。
好的笔记是内化在你的思维方式中的知识,而不是存储在某个软件里的文字。
去做点实际的事情吧,行动胜过一切笔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