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,AI这么快,5年内大部分工作岗位都会消失;还有人说,未来钱都不会有意义了。面对这些言论,如果没有正确的认知,我们过去为了提升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,可能真的会变得毫无意义。说实话,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,我也慌得不行,感觉自己像个即将被淘汰的老式手机。但冷静下来想想,事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?
AGI 到底是什么?
在谈 AGI 之前,我们先来理解一下 AI。1948年,维纳提出了「控制论」的概念,这是 AI 的起源。控制论强调的是系统的自动调节和控制能力,就像船长在夜间通过不断调整方向来靠近灯塔一样。
而我们现在用的 AI(比如 ChatGPT),其实就是这种系统的延伸 —— 它需要一个「掌舵人」来指定目标。就像一个超级听话的助手,你让它写代码它就写代码,你让它写文章它就写文章,但它不会主动思考「该做什么」。这就好比一个技术超强但没有主见的员工,你不给任务它就在那儿发呆。
AGI(通用人工智能)则不同,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、通用的系统,理论上能像人类一样处理各种任务。但这里有个关键点:即使 AGI 的计算能力和记忆力比我们强,但它理解的概念范围并不会超出人类的认知范围。
人类真的会被 AGI 取代吗?
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得先看看人类有哪些独特能力。首先,在计算能力方面,虽然很多人觉得 AGI 会远超人类,但事实上,只要我们有了通用计算机,计算任何东西就只是时间和内存的问题。而且,随着科技发展,我们完全可能通过增强技术来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。就像我们现在人人都带着智能手机一样,未来我们也可能有更强大的辅助工具。
人类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创造能力。我们能把原材料变成火箭,只要有正确的知识。我们不是被限制在特定环境中的动物,而是能够创造工具来适应各种环境的「全能选手」。想想看,从石器时代到现在,我们创造了多少改变世界的工具和技术?
更重要的事,我们拥有无限的思维创新能力。有了计算能力,我们反而可以探索整个想法空间;有了主动性,我们可以尝试任何可能的方案;有了创造力,我们可以用全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。
人类还具备独特的选择能力,会积累经验,变得越来越高效。这种「试错-改进」的能力让我们能持续进步,而不是每次都从零开始。就像学骑自行车,摔几次后就能掌握平衡,而不是每次都要重新学习。
此外,我们还拥有灵活的注意力转换能力。我们能根据情况改变关注点,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。遇到困难时,我们可以灵活切换思维方式,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。这就像是在大脑里装了一个万能镜头,可以随时调整焦距和角度。
那我们该怎么办?
既然 AGI 并不会从根本上超越人类能力,我们该如何在这个时代保持竞争力?答案是:成为一个创造者。
这里说的「创造者」,不是指那种只会拍视频的「内容创作者」,而是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。就像一个永远在探索和创新的冒险家,而不是一个等着别人发号施令的机器人。
保持主动性。不要等着别人告诉你该做什么,要做自己人生的导演。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,像个永不停歇的问题终结者。建立自己的判断力,成为决策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。

本文受Dan Koe启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