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最后更新于 2025年3 月1日
我以前热衷于尝试各种自动化工具和生产力应用,兴奋地分享如何用这些工具”节省时间”,如何让工作流程”更高效”。但说实话,我对我本人这种工作习惯越来越持怀疑态度。
我并不是完全否定这些工具的价值,我知道技术带来的便利。但问题在于,我是否过度迷恋这些所谓的效率提升工具,忘了真正重要的事情?
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循环。花费大量时间设置自动化流程,我还买了Keyboard Maestro,配置各种快捷键和触发器,不断尝试新应用。但我实际完成的工作并没有显著增加。
我确实有了一个看起来很酷的系统,但我的实际产出并没有质的提升。
这让我开始思考:我是否把工具本身当成了目标?
真正的生产力不应该是关于工具的,而是关于思考和创造的。当我们过度依赖自动化工具时,我们实际上可能正在丧失一些重要的能力:
- 深度思考的能力:自动化流程让我习惯于快速处理表面问题,而忽视了深层次的思考
-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:过度依赖预设的工作流程,可能会限制我找到更好解决方案的可能性
- 专注力:频繁切换各种工具和应用,反而分散了我的注意力
更重要的是,这些工具给了我一个虚假的生产力感。当我把所有事情都自动化,设置了完美的提醒系统,我会觉得自己很有效率。但效率并不等于效果。就像一个作家,拥有最先进的写作软件并不能保证创作出好的作品。

我现在的做法是尽量回归简单(尽管因为内容创作我还是需要尝试不同的软件):
- 手写+纸(我有iPad,但感觉不对)
- 用最基础的工具完成核心工作。比如用纯文本编辑器写作(draft),用简单的笔记本记录想法。
- 只在真正必要的时候使用自动化。比如处理重复性的数据整理工作,而不是试图自动化每一个微小的流程。
- 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:思考、创造和解决实质性问题。
这种方式可能看起来”不够效率”,但它帮助我找到了更深层的专注,动手拿起笔写东西也是一个专注的过程。当我不再被各种工具和通知分散注意力时,我发现自己能够进入更深的思考状态。
有趣的是,那些真正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就的人,往往都不是工具控。他们可能用的是最简单的方法,但他们专注于本质:如何创造真正的价值。
工具永远只是工具,它们应该是辅助,而不是主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