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不信任自动化流程的生产力软件工具?
这种方式可能看起来”不够效率”,但它帮助我找到了更深层的专注,动手拿起笔写东西也是一个专注的过程。当我不再被各种工具和通知分散注意力时,我发现自己能够进入更深的思考状态。
这种方式可能看起来”不够效率”,但它帮助我找到了更深层的专注,动手拿起笔写东西也是一个专注的过程。当我不再被各种工具和通知分散注意力时,我发现自己能够进入更深的思考状态。
第一次打开 WorkFlowy,你可能会觉得它太简单了:没有花哨的界面,没有复杂的功能菜单,只有一个简单的大纲视图。但正是这种极简的设计,让它成为了最接近人类思维方式的笔记工具。
我见过太多人在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时走向两个极端:要么过度简化,以至于找不到东西;要么过度复杂,最后连自己都放弃使用。理想的系统应该像一把趁手的工具,既不会让你觉得太简陋,也不会让你觉得太笨重。它就在那里,安静地帮你完成工作,而不会成为工作本身的负担。
手写笔记确实有它独特的优势。我们在用笔写字的时候,大脑会同时调动多个区域工作,包括运动、感觉和视觉区域。这就像是在大脑里编织了一张更密集的网,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更深刻。相比之下,敲键盘虽然快,但可能就像是在水面上划过,没有那么深的印记
在使用 Zettelkasten 的过程中,我最大的收获不是笔记本身,而是学会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。它教会我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成网络,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,最重要的是,如何让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。
第一次用 Effie 是在2021年,那时候我在参加前进四的UP主培训,Effie是前进四出的,我当时也正在找一款能同时满足写作和思维导图需求的工具。
市面上确实不缺markdown写作软件,也不缺思维导图工具。但像 Effie 这样把两者完美结合,还能做到如此优雅的,还真不多见。
建立PARA结构: 分别对应Projects、Areas、Resources和Archive。
捕获信息:将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。
组织信息: 将捕获的信息按照PARA系统分类,并建立合适的标签。
提炼、表达信息: 将你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人,或者将它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。参考“费曼笔记法”
生命真的很短,我想,「自我、價值」,才是更值得的尋找的答案吧?那麼就首先排除「知道一切」的干擾吧。
每一个工具都有一个适当的刺激点,能够瞬时激发你想做某件事情的欲望,并马上采取简单的行动来达成。如果在这个行动之前,被all in one的软件绕进去,那么你就很难开始。用各有专攻的不同软件,实现它该有的那个功能,最终并不会损失什么,但却好像拥有了一个又一个毫无障碍的行动开关。
今天介绍7款macOS收费软件的免费或开源软件平替,对标这几款,CleanMyMac X清理软件35美元,Screenflow录屏软件170美元,Downie视频下载软件和Permute格式转换器差不多30美元,我决定用这些平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