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高手和学霸都不记笔记?而为什么我们执着于做笔记?其实不记也可以?
仿佛不做笔记就意味着放弃了学习和进步。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记笔记本身并不是目的,学习和成长才是。如果你发现自己花在记笔记上的时间超过了实践和思考的时间,也许是时候放下笔记本,开始真正的行动了。好的笔记是内化在你的思维方式中的知识,而不是存储在某个软件里的文字。去做点实际的事情吧,行动胜过一切笔记。
仿佛不做笔记就意味着放弃了学习和进步。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记笔记本身并不是目的,学习和成长才是。如果你发现自己花在记笔记上的时间超过了实践和思考的时间,也许是时候放下笔记本,开始真正的行动了。好的笔记是内化在你的思维方式中的知识,而不是存储在某个软件里的文字。去做点实际的事情吧,行动胜过一切笔记。
第一次打开 WorkFlowy,你可能会觉得它太简单了:没有花哨的界面,没有复杂的功能菜单,只有一个简单的大纲视图。但正是这种极简的设计,让它成为了最接近人类思维方式的笔记工具。
我见过太多人在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时走向两个极端:要么过度简化,以至于找不到东西;要么过度复杂,最后连自己都放弃使用。理想的系统应该像一把趁手的工具,既不会让你觉得太简陋,也不会让你觉得太笨重。它就在那里,安静地帮你完成工作,而不会成为工作本身的负担。
在使用 Zettelkasten 的过程中,我最大的收获不是笔记本身,而是学会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。它教会我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成网络,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,最重要的是,如何让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。
在纸上写笔记,能更好的激发灵感,强化记忆,通过扫描应用,整理为有命名规律的电子文档,弥补纸质笔记难以搜索的缺点。我结合了卡片盒笔记、康奈尔笔记、费曼笔记,建立了这套纸质笔记的扫描和管理流程 | 扫描应用 Lens & vFlatt
笔记是和自己的对话,卢曼一生积累了9万张卡片,而这9万张卡片帮助他完成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。他奇妙而成功的人生印证了卡片式笔记的重要价值。近些年层出不穷的各类新派笔记软件,基本都有卡片盒笔记法的影子,比如notion、flomo、obsidian、飞书、幕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