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条2分钟原则改变了我的拖延习惯
如果一件事2分钟可以完成,就马上去做,无论其重要程度如何,不需要过度幻想困难,马上完成它,让它从待办事项里消失是核心目的。 听起来很简单,但一旦你开始这样做,你的待办事项会越来越少,整个人很清爽,更能集中精力去做重要事务。
如果一件事2分钟可以完成,就马上去做,无论其重要程度如何,不需要过度幻想困难,马上完成它,让它从待办事项里消失是核心目的。 听起来很简单,但一旦你开始这样做,你的待办事项会越来越少,整个人很清爽,更能集中精力去做重要事务。
打造移动办公系统的核心不是简单地买最新的设备,而是要建立一个能支持我们随时进入工作状态的生态系统。这个系统得是轻便的、可靠的、高效的。
数字排毒最关键的是建立边界。这些边界不是限制,而是保护。就像城市需要绿地和公园来保持生态平衡,我们的数字生活也需要「数字绿地」。
习惯叠加不仅仅是数量的累加,更是质量的提升。当你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习惯时,你实际上是在重新编程你的大脑。你不再需要靠意志力去完成这些行动,因为它们已经变成了你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。
能量更新循环是什么:一种顺应人体自然节律的能量管理方式。它不是要你一直保持高强度工作,而是在紧张和放松之间找到平衡,就像大自然中潮汐的涨落一样自然。
这种方式可能看起来”不够效率”,但它帮助我找到了更深层的专注,动手拿起笔写东西也是一个专注的过程。当我不再被各种工具和通知分散注意力时,我发现自己能够进入更深的思考状态。
犯的错误主要有两类:一种是因为确实不懂(这个很正常,毕竟专业知识需要时间积累),另一种是明明知道该怎么做,但就是一时疏忽给忘了。随着我们经验的积累,第二种错误反而越来越成为主要问题。而清单恰恰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。
仿佛不做笔记就意味着放弃了学习和进步。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记笔记本身并不是目的,学习和成长才是。如果你发现自己花在记笔记上的时间超过了实践和思考的时间,也许是时候放下笔记本,开始真正的行动了。好的笔记是内化在你的思维方式中的知识,而不是存储在某个软件里的文字。去做点实际的事情吧,行动胜过一切笔记。
我见过太多人在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时走向两个极端:要么过度简化,以至于找不到东西;要么过度复杂,最后连自己都放弃使用。理想的系统应该像一把趁手的工具,既不会让你觉得太简陋,也不会让你觉得太笨重。它就在那里,安静地帮你完成工作,而不会成为工作本身的负担。
去年,”5点起床是改变人生的魔法钥匙”,我信了。作为一名追求深度工作的创作者,我开始了这场为期半年的5点起床实验,现在是时候和大家分享我的真实经历了。